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透露了對互聯網醫療發展的監管措施。
No.1
互聯網醫院一定要以實體醫療機構為依托
焦雅輝會上表示,互聯網醫療是一把雙刃劍,人民群眾在享受到便利的同時也還是蘊藏著一些風險,一是資質,二是質量,資質加質量就等于安全。
焦雅輝介紹,國家衛健委已要求各地在審批互聯網醫院前一定要先建立省一級的互聯網醫院醫療服務監管平臺。截至目前,全國30個省市已建立起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
各地在審批互聯網醫院前要先建立省一級的互聯網醫院醫療服務監管平臺?;ヂ摼W醫院一定要以實體醫療機構為依托,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不允許虛擬互聯網醫院存在。
我國互聯網醫院正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審批的互聯網醫院達1100余家,全國三級醫院開展預約診療的比例超過50%,
7700余家二級以上的醫院建立了預約診療制度,其中能夠做到分時段精準預約診療的超過80%。
No.2
互聯網提供醫療服務人員需要經過電子認證
此外,焦雅輝介紹,國家衛健委已要求在互聯網上提供服務的人員需要經過電子認證,整個醫療服務要進行全程留痕和可追溯,有條件的也要求提供人臉識別的服務進行相應的資質認證。
同時推行醫療機構和醫師、護士的電子證照,通過電子證照的建立使得互聯網服務能夠更加便捷地查詢到機構和人員的資質。
No.3
包容審慎看待互聯網醫院發展
焦雅輝表示,互聯網醫院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理性發展的階段,從2018年到2020年,利用三年的時間完整地設計出了國家智慧醫院的政策體系框架,
即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醫療、服務、管理這三個維度打造我國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的建設。新冠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邁上了快車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互聯網醫院能為患者帶來切實的便利。焦雅輝介紹到,比如說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報告查詢等醫療服務流程的改善;比如說利用遠程醫療緩解醫療資源不平衡;
以及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在減少醫院人員聚集、藥品配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針對于難以運用智能化手段的老年人群體,也要求保留一部分傳統的方式,比如預留一部分現場掛號的號源,增加醫院當中志愿者的志愿服務,
導醫服務等,盡可能方便老年患者,讓他們享受到互聯網醫療帶來的便利。
但在享受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還是有風險。焦雅輝指出,對于互聯網整個的監管是各行各業、政府主管部門面臨的一個挑戰,
所以對于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一直是秉持著包容審慎的態度。